网上有关“什么是明知故问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明知故问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心理战术
明知故问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心里明白故意装傻的一种心理战术。
在说辩中不把自己的意见直接说出,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方去思考,得出结论,以实现己方的意图。这种辩说方式的长处,一是比较委婉;二是能触及对方的心灵,引起对方深思,使其省察。
经典案例
▲晏婴问景公
有一个人不小心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发脾气,把那个人绑到殿下,命令左右的人把他大卸八块,以解心头之恨。见景公正在气头上,大臣们都不敢出面劝谏。这时,晏子站出来,只见他左手扯着那个人的头发,右手霍霍磨刀,仰着头问道:“古代的圣帝明王肢解罪人的刑罚,不知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齐景公马上离开坐席说:“把那个人放了,罪过在寡人这里。”
▲春居诔齐宣王
齐宣王修建大宫室,修了3年还没有修成,规模很大,光堂上的门就设置了300座,臣子们没有人敢劝阻齐王。
春居向宣王说:“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因此变得轻浮了,请问楚国能说是有贤明的君主吗?”宣王说:“不能说。”春居说:“所谓的贤臣数以千计,都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楚国能说是有贤臣吗?”宣王说:“不能。”春居说:“如今您大兴土木,宫室之大超过100亩,堂上设置300座门。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修建了3年仍没能建成,可是臣子们没有敢劝阻的,请问您能说是有贤臣吗?”宣王说:“不能。”春居说:“我请您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快步走了出去。宣王说:“春子!春子!回来!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齐宣王赶紧召来记事的官员说:“写上!我不贤,喜欢修建大宫室,是春子劝阻了我。”宣王终于接受了春子的劝谏。
▲王珪谏太宗
王珪身为侍中,很善于用大道理纠正人主的过失。唐太宗李世民跟王珪谈话,有一美女侍立在身旁。李世民指着美人对王珪说:“这是庐江王李瑗的妾,李瑗杀了她的丈夫后娶了她。”王珪听了,离开席位对太宗说:“陛下认为庐江王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李世民说道:“杀人而后抢了人家的妻子,是非已经十分明显,卿何必还要问呢?”
王珪回答道:“今天,庐江王因为谋反被杀,可是,这个美人却为陛下占有,我以为圣上肯定认为李瑗做得对。”
李世民对王珪敢于指出自己的错误非常高兴,立刻把美人送还她的家族。
明明知道,还 故意 问人。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绣花鞋》:“明人何必细说。你也知道是谁,却就是 明知故问 呢!”
繁体写法: 明知故问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ㄧ ㄍㄨˋ ㄨㄣˋ
明知故问的近义词: 多此一举 无为的举动,徒劳无功的行为 如果荪甫没有放弃成见的意思,那也不必多此一举了。 茅盾《子夜》
明知故问的反义词: 不闻不问 置身事外,不想闻其事亦不问其事最好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
成语语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讽刺意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ask while knowing the answer
俄语翻译: спрашивать об известных самому вещах
日语翻译: 知っていながらわざと问(と)ってみる
其他翻译: <德>bescheid wissen,aber dennoch fragen
成语谜语: 口吃波萝问酸甜
写法注意: 故,不能写作“敌”。
关于“什么是明知故问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蒯红霞]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zshi/202510-1252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蒯红霞”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是明知故问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明知故问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心理战术明知故...
文章不错《什么是明知故问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