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剑身一面,在接近剑格的地方刻有两行鸟撰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颇为难读。古墓现场的考古人员没有资料可供参考,但仍初步认出铭文中的六个字:“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
春秋时期,越国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越王允常死后,其子勾践继位。进入战国时期后,越国又经历过鹿郢、不寿、朱勾等8代君王,最终于公元前334年被楚国所灭。那么,铜剑上所说的“越王”会是这十位中的谁呢?经过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夏鼐等多名学者的讨论之后,他们一致公认剑身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然而,地处长江下游的越国国君勾践的剑又怎么会出现在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国墓葬中呢?学术界再次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是越女嫁到楚国时的陪嫁品,因为文献中记载勾践的女儿是楚昭王的宠姬;有人则认为此剑是楚国灭越时从越国得来的战利品。
简文中还记载了墓主人祭祀柬大王(楚简王)、圣王(楚声王)和楚悼王等先王的事情。通过分析可知邵固是楚悼王的曾孙,下葬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邵固生前是楚王侍者,地位较高。而那件带钩并非日常用品,而是被视为珍宝被缝在墓主人的头侧,应是为了表现墓主人的尊贵地位。
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
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一类长度在32.5厘米左右;另一类长26.5至30.6厘米;第三类长15至17.5厘米。
竹简的形状也有两类。一类竹简的两头平齐,另一类的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都有用以容纳编线的契口。前两类长度的竹简每简有两个契口,上下各一个。最短的一类竹简则有三个契口,上、中、下各一个。抄写同一篇古书所用竹简的长度和形状是一致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间距也是相同的。郭店楚简的长度比荆门包山楚简要短许多,前者是传抄的古书,后者是公文、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它们的不同应是楚国简册制度的反映。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这次发现的分上下两栏抄写的格式和校正补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简中所未见的。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认为“靠字体和形制,而不是内容”来对竹简分类,以五种字体大致划分五个类别:第一种字体:《老子》甲组、《老子》乙组、《老子》丙组、《太一生水》和《语丛四》(《说之道》);第二种字体:《五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和《穷达以时》;第三种字体:《唐虞之道》和《忠信之道》;第四种字体:《性自命出》(《性》)、《成之闻之》(《教》)、《六德》(《六位》)和《尊德义》。第五种字体:《语丛三》(《父与恶》)、《语丛一》(《物由望生》)和《语丛二》(《名数》)。
备注:括号内篇题名称为李零拟定。
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乔克尔]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ylzx/202509-787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乔克尔”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文章不错《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关于望山楚墓卜筮祭祷简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