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身残志不残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桑兰,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等,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3、童年的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而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
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4、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他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
5、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凯勒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李国胜的人物生涯
1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hoosing Topics of English Majors’ thesis 范琳 环球论丛 Mar-08 ISBN978-7-5419-1093-0
2008年7月
2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探索 邹宇锋1 管理科学文摘 2008.5 ISSN1002-7106
王慧娟2
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les Dickens and Du Fu 王慧娟1 中国周刊 2008年第25期(2008.6.24) ISSN1671-3117
邹宇锋2
4 论语用失误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杨梅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第28卷第4期 ISSN 1673-808X
5 分级教学对慢班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 杨梅 山东文学 2008年第9期 ISSN0257-5817
6 外语学习者学习主体认知差异研究 杨梅 教学与管理 2008年第3期 ISSN1004-5872
7 对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乔娜1 现代学术研究 2008年第6期 ISSN 1814-2508
陈毅2 2008.9
8 合理分级科学转变力促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 陈毅1 当代学术研究 2008.9 ISBN 978-7-80748-171-3
乔娜2
9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启示 冯雪萍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4 ISBN 978-7-5601-3829-9
10 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 顾荣1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8.4 ISSN1672-6278
赵挺宇2
11 名词中间结构与名词结构歧义 杜惠芳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2008.5 ISSN 1009-9107
李丽霞2
12 指代歧义的生成研究 杜惠芳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2期2008.5 ISSN 1009-9107
13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罗建忠1 作家杂志 2008年第8期 ISSN1006-4044
——对严译《群己权界论》的解读 屈妮妮2 下半月刊
郑艾萍3
14 从英汉谚语的互译看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罗建忠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
屈妮妮3
15 诗歌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屈妮妮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
——《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罗建忠2
16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部分问题及建议 屈妮妮1 时代文学 2008年8月 ISSN1005-4677
罗建忠2 下半月
郑艾萍3
17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探究 赵 娟1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 ISSN1674-0092
孟秀玲2 2008年4月
18 语境——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王立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 2008年4月 ISBN-978-7-5601-3829-9
19 二外法语教学刍议 陈利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 4月 ISSN1009-8135
20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概述 王伟力 青海师专学报 2008.5 ISSN 1007-0117
2008年9月
21 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的反拨效应 王伟力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3 ISSN 1673-9876
2008年9月
22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语教育について 乔亚英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 7-80198-470-6
――日本文化の视点から―― 2008.4
23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2008.5 ISSN 1009-9107
24 做人的尊严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5期2008.9 ISSN 1009-9107
——《客人》的存在主义解读
25 从《围成》的比喻解读隐喻的主观性 程瑾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第3期 ISSN 1009-5837
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
26 浅析《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张乃丹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7-80198-470-6
2008.4
27 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学改革初探 李亚妮1 中国高教研讨杂志 2008年4月 ISSN 1818-6539
李 敏2 第20卷
28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刘 瑶 华商 2008年9月上半月 ISSN1004-1192
2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与婚姻观 马 甜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4 ISBN 978-7-5601-3829-9
30 Relative pronoun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张晓容1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9月 ISSN 1539-8072
李丽霞3
31 对外报道的“国际受众”特点及英译要求 张晓容1 中国校外教育 2008.11 ISSN 1004-8502
窦 琴2
32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双关语的译法 张晓容1 语文学刊 2008年12期 ISSN 1672-8610
殷延军2
孟秀玲3
33 新西兰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田志强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第五期 ISSN 1004-6577
34 Induced hydrolytic enzym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agains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田志强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8) 30:1777-1782 0141-5492(Print)
5/5 1573-6776 (Online)
35 ECMF-induced PR-proteins again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hytopathology Nov-08 0031-949X
4/4
36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duced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against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lant Disease Oct-08 0191-2917
4/4
37 A Survey of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Majors′Graduation Theses 高建梅 当代学术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80748-171-3
38 The art of teaching English 常青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01-3829-9
39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 李婷 外语教学 2008年7月 ISSN 1000-5544
(2008专刊)
40 论素质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郑艾萍 教育与职业 2008年12月下 ISSN 1004-3985
1991 年至 1994 年任日本同志社大学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讲授日本文学和日中文化, 2002 年获国家留
学基金委教学科研 项目资助赴日做访问学者, 2004 年至 2005 年在日本嘉悦大学任教。 译著有 《仇恨的证明》(北京文
化艺术出版社)、《曾根崎殉情》(《剧本》杂志社 。 该剧曾在日本和北京公演,获得好评,并被《武汉年鉴》和《日本
演剧年表》 所记载 )、《中国成语故事》(日文·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岩长姬》(日本尼崎市印刷)、《中国古典
剧中“死”的表演形式》(《楚天剧论》)、《失去的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世界文学》)、《神奇画廊》(日文
·中国城市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有 《日本文选 ? 听力与阅读 ――日本を読む 》(武汉大学出版社); 撰写的主要论文
有:《 〈 菊花の约 〉 考 》( 日本同志社 《国文学》)、《 中国古典剧『曽根崎心中』の形成过程――文学脚本から
演出脚本へ 》(日本同志社 《国文学》)、《文学的世界性与高校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获论文一
等奖)、《 『曽根崎心中』の中国语翻訳の思考 》(《外国语言研究》)、《论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冲突》(《 21 世
纪教学研究与科研》)、《文学的世界性与高校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特质刍议
》(《武汉大学学报》)、 《『梦応の鲤鱼』と中国小说》 ( 《日本 文化论丛 》)、《日中颜色词与文化的比较》(《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新视野》)、《 『雨月物语』序文の朦胧たる诸点 》(日本同志社《国文学》)等。
曾担任外文系(日德俄专业)系主任,外语学院副院长。 现任日文系主任, 中华日本学
会常务理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委员。
关于“身残志不残的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忆柏]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zlan/202509-936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忆柏”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身残志不残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5岁的时候,张...
文章不错《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