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01年5月,田震接受《东方快报》的专访:
张卫宁(田震老板):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压力很大,而且特别荒唐的是,当时他们还告诉我说,我们要不临时为你设一个“全球华语最受欢迎歌手奖”?他们说,这可是最高奖了,都没分是男是女,我们可是冒着被评委质疑的风险这么决定的,奖先颁了,奖杯回头再去做。
记者:既然如此,那你干嘛不顺水推舟接受这个奖呢?
田震:我的态度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么“全球华语”,就是全世界、全宇宙人民最受欢迎歌手,你敢颁,我还真不敢领。
记:不过你反抗方式的激烈可能是别的歌手做不到的。
田:我并不认为我所有的做法都对,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血有肉、血气方刚的人作这种选择都是有可能的。
记:但你是一个个体,而对方是一个组织,你当时没有考虑到这种对抗可能带来的后果吗?
田:对于此事我真是不想再谈了。至于所谓封杀,就让它去吧。
记:他们的封杀对你来说无关大局吗?
田:不是这个意思。但如果他非要这么做,我也只能表示遗憾,因为这是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权利,我又能怎样呢?
(记者转向张卫宁:“这件事对田震的损失大吗?”)
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当然是重要的损失,传媒是我们和听众之间一个最重要的纽带。但毕竟到目前为止这只是一个说法,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如果这是真的,我想我们会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诉。其实我们并不是冲着中央电台,平心而论,他们这些年为了推动流行乐坛也作了很多贡献,我认为这次事件还是组委会的某些人做事不严肃造成的。
2001年8月,田震接受《申江服务导报》的专访:
记:你和那英在歌坛的争斗似乎有些水火不相容的味道?
田:不是,我的竞争对手不是那英,是这个时代。时代在变,歌手也在变,跟不上时代很快会被遗忘。
记:你和那英都在北京,北京艺人爱凑堆,你和她以前有过私人交往吗?
田:我在北京的圈内比较另类,我爱静,不大参加那些活动。我跟那英很早就认识了,但我不记得我们有私下交往;工作场合大家很忙,也没什么交往。
记:“摔话筒事件”之后,有传闻说某媒体要封杀你,是哪一家?
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是那次活动的主办方。
记:中央电视台好像也有传闻?
田:不,我参加了央视的“七·一”晚会,和其他演员一起受到领导接见。
记:那你为何退出7月20日央视与MTV联合举办的“音乐盛典”颁奖晚会?
田:我7月21日在济南开演唱会,时间安排有冲突。别人给了奖,你不去拿,舆论肯定会说又是一个什么“事件”,所以我对主办者说:请让我退出吧,谢谢。
田震摔话筒事件的田震揭颁奖黑幕的意义
文 | 小栗子
编辑 | 嘈坊
说到 娱乐 圈特别“刚”的明星,大姐大 那英 绝对榜上有名。
但在20年前,有一个女歌手不但 丝毫不惧 那英,还当着全国亿万观众的面 “怒怼” 这个“手下败将”。
她就是 “铿锵玫瑰” —— 田震 。
别看现在那英这么厉害,但在当年的“田震摔话筒”事件中,那英也只有 默默垂泪的份 。
然而奇怪的是,20年过去了, 那英成了 娱乐 圈大姐大 ,发唱片、做导师,谁人见了都得尊称一声“那姐”。
反观田震,近些年来似乎 “销声匿迹” ,很少出现在电视或者商演中,00后的小朋友几乎都不认识她。
那么乐坛大姐田震到底去了哪里?
她的“消失”,与那英之间的矛盾有关联吗?
01
田震的乐坛地位毋庸置疑,她是中国流行音乐 开山鼻祖 之一,与毛阿敏、韦唯、韩红等人齐名。
但说起来田震,除了歌声,这个北京大妞敢作敢为敢说的 真性情 ,同样很具代表性。
田震性格的形成,与她的成长环境有关。
田震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则是瑶族独唱演员俸丽。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田震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 乡下门头沟 姑姑家生活。
上面有三个哥哥的田震从小就是 假小子 的性格。据姑姑说,当年田震在村里是绝对的小霸王,打起架来连男孩子都退避三舍,敢惹田震,就等着头破血流吧。
这样自由幸福的童年,田震度过了8年。
8岁的时候,田震的父母将她 从门头沟接回了城里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她的生活开始被条条框框困住。
再也无法在空旷的田野间疯跑,也无法和小伙伴玩打仗 游戏 ,田震试图与邻家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交朋友。但显然,她们之间 格格不入 ,田震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青春期的田震是 叛逆 的,她拒绝循规蹈矩的生活,这也导致她与父亲之间冲突连连。
有一次田震又与父亲发生冲突,一气之下,她偷走父亲兜里的5块钱,花了三块七买车票,跑回姑姑家。
不过父母很快就找了过来,将她带走。走之前田震抱着姑姑的大腿,哭着不愿回城里,她还大喊着:
“我要赶紧挣钱,以后把 户口 也迁到门头沟去!”
孩子的话总是格外幼稚,而父母也不会与她一般见识。
闹够了的田震转而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整日的用录音机 听歌 。
那时,是邓丽君的歌声给了田震力量,也在田震心中种下了音乐的梦想。
02
不管后来的田震与那英之间什么矛盾,但在最初时,她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她们的音乐梦想都是从 模仿 开始的。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那英刚出道的时候,其实是靠 “山寨” 著名歌手 苏芮 成名的。
那时候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们听录音带也看不到歌手的脸。再加上磁带封面常常有繁体字乱入,因此给了 山寨歌手 可乘之机,那英就是其中楚翘。
当年 那英化名“苏丙”和“苏冉” ,翻唱了很多苏芮的歌曲,还出了录音带《苏芮新歌·不变的心》。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苏芮的歌带,就是名为苏冉的那英唱的。
而田震与那英有着类似的经历,但是吃相没那么这么难看。
当年 田震是靠着模仿邓丽君 出道的。
很多人想象不到,声音以苍凉、孤独为特点的田震,竟然唱的了“甜歌皇后”邓丽君的歌曲。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田震确实有模仿天赋,另一方面当年听众用的都是音效相对较差的 录音机 ,所以很多细节之处不相似,也不会那么计较。
总之,田震就是靠翻唱邓丽君歌曲出道了。
不过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模仿邓丽君的田震没有靠这个红起来。
幸运的是,田震的母亲俸丽及时纠正了她的这个错误:
“模仿别人永远成不了经典,你得有自己的特点!”
恰逢华语乐坛刮起一阵 “西北风” ,田震抓住这个机会,演唱了歌曲《我热爱的故乡》和 《黄土高坡》。
这下子,田震可彻底火了。
粗狂却不失细腻、高亢却游刃有余的声音,令田震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女歌手之一。
而很快, 田震与那英的一次交锋就来了。
03
上世纪的华语乐坛可不像现在,那个时候,听着录音机的观众对歌手颜值外貌不甚在意,大家最 看重的还是音乐本身 。
因此,抢到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音乐,对歌手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那英与田震的恩恩怨怨,就是从一首歌开始的。
想必大家都听过田震的歌曲 《好大一棵树》 :
但其实这首歌最早时候,并不是给田震唱的,而是由歌手 张晓梅 在1990年春晚上演唱的。
后来这首歌流行开来,获得了不错的观众缘。而 那英在参加1992年春晚时 ,就演唱了这首歌曲。
不过并不是唱完了全部,而是一部分。因为当时的那英还算不上“大腕”,这么好的歌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唱了。
但到了 1993年 ,田震又觉得这首歌不错,于是把这首歌制作成MTV,并拿着它参加了中国音乐电视颁奖大赛, 结果还拿了奖 。
于是在这首歌上,就出现了那英与田震的原唱之争。
其实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了,其实两人都不是最开始的原唱。但是当时的粉丝不知道啊,于是双方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互掐。
后来,那英碰上了老师 谷建芬 ,在谷建芬的培养下,逐渐成长为歌坛中流砥柱的人物。
而田震,更是凭借着特色嗓音,在歌曲中 融入摇滚因素 ,成为那个年代奔放而自信的歌坛大姐大。
不过田震与那英的 竞争 从来没有停止过。
90年代初 ,那英受邀在亚运会集资晚会演唱,田震转头就去参加“邦交20周年”演唱会。
90年代中期 ,那英搭上王菲,推出经典歌曲《白天不懂夜的黑》、《雾里看花》。田震也不甘示弱,把《野花》、《干杯朋友》唱的火的一塌糊涂。
90年代后期 ,两人已经成为春晚的常客,97年田震演唱《公元一九九七》。98年,那英则唱起《相约1998》。
总而言之,这两人算是打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天后之战 ,几乎到了白热化阶段。
但随后的 “中国流行歌曲榜”一 番骚操作,又给两人火花四溅的关系浇了一把油,让两人直接燃了起来。
04
当时有一个名叫“中国流行歌曲榜”的奖项,搞了一个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女歌手”。
根据投票结果呢, 田震是第一名 , 那英紧跟其后 ,是第二。
不过,当组委会将这个结果告诉田震的时候,田震那边却发起了愁。
原来颁奖当天,田震正好有个演出,所以对于组委会是否可以领奖的询问,田震方表示, 不保证 可以出席,但是 尽量协调 。
结果组委会一听,不知道怎么想了个馊主意——
既然不能来,那这个奖干脆别给田震了, 给第二名那英得了!
但是田震不知道啊,她的团队几经波折,终于跟人协商下来,把演出给推出。而到了颁奖现场了,田震才知道 自己的奖给了竞争者那英 !
可想当时田震的生气与愤怒。
所以轰动一时的 “田震摔话筒” 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
只见田震气势汹汹的走上台,开门见山的说了以下一番话:
而节目组在田震上台发言的时候,可以说是傻眼了。“机智”的他们竟然采取了 关话筒 的应对方式,但最终还是 迫于现场观众 而打开话筒。
一波三折把一番话讲完后,田震非常霸气的 摔下话筒走人 。
这个时候,全场的目光则聚到了那英身上。
要不怎么说那英 有两把刷子 呢?
就当大家以为同样暴脾气的那英会就地反击,或者拒领这个奖。结果那英走上台,话没说两句, 眼泪 就流下来了:
“也许我是最幸运的,但我不是最好的……”
这一哭,哭痛了歌迷的心,也哭软了路人的心。最终, 田震被冠上“耍大牌”的帽子 ,而那英则成了受害者。
不过若说田震是因为这件事受影响,而淡出歌坛的,则大错特错了。
很多人以为这件事出了以后,田震会被封杀, 事实并没有 。
这件事情发生后,田震该唱唱,该演演,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铿锵玫瑰》 就是在这之后发表的。
这首歌还在2007年被选入中国女足之歌,成为在球迷与歌迷间疯唱的神曲。
那么田震到底是因为什么逐渐淡出乐坛的呢?
真相其实与她的 身体情况 有关。
原来,1998年的时候,田震被查出患上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身为歌手,四处奔波、日夜颠倒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田震的病情。
为了调理好身体,田震逐渐减少了圈内的工作。再加上她本身就是一个 不屑于炒作 的人,所以除非有正经的工作需要,一般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就这样时间长了,大家以为田震被封杀或退圈了,其实并没有,她只是 换了一种 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常说,相见不如怀念。
相比于 咋咋呼呼 的“好声音导师”、“乐坛大姐”那英,低调的田震反而成了观众们心中 真性情、有实力 的代表人物。
随着时间推移,田震与她的作品日久弥香,令人回味无穷。
把歌唱当做事业,而不是抬高自己的工具, 不冒进、不敷衍的田震 ,是真的非常可爱。
至于那英和田震谁高谁低的问题,想来 田震早已经不再关心 。
作为歌迷,我们也祝愿田震在远离圈内是非的日子里,能 健康 生活,越来越开心!
田震患血液病是怎么回事呢?
田震在南京颁奖会上摔话筒事件发生后,一些人对她的正直和勇气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她的反应过于激烈 ,不够理智。南京一家晚报甚至发表《劝田震》的文章,文中苦口婆心地说,田震大可以奖照领、歌照唱,之后再微笑着宣布要开新闻发布会……
相信劝告田震的人出于宽厚仁慈的动机,他那把田震的表情(微笑)都设计好的良苦用心令人感动。可是假如田震真的笑嘻嘻地“奖照领、歌照唱”,那么类似的评奖“黑幕”估计也会“幕照垂、假照做”。
流行奖“人不来奖不给”都已经成了“行规”,可见这种黑箱操作也已成了“行风”。多少次,获奖者不管自己的奖有没有被人“掉包”,只要能捧到奖杯,都是那样微笑着上台,微笑着唱歌,微笑着领奖;多少回,有特殊原因参加不了颁奖礼的人都是那样委屈地失奖,委屈地抹泪,委屈地忍受。没有人追问为什么,没有人想起去抗议,没有人上台摔话筒……正义和正直就这样一次次向不公不平投降,而评奖的权威公正也一次次在黑箱中黯淡;各种评奖也就这样沦为组织者的卡拉OK,不管唱得好不好听,旁听者好不好受,只要唱者自我感觉OK就行。
宽厚仁慈是一种善良,但没有原则的、一味的宽厚仁慈则是滋生杂草邪气的温床。中国现在不缺忍气吞声的人,却缺乏挺身而出抗拒虚假的汉子。田震不是汉子,但她的这次表现却让我等汉子汗颜。
或许我们不该过分责怪本次流行奖的评委和组委,因为许多评奖都是这么做的,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人们都习惯成自然了,既然有这样的“行规”,他们就不自觉地沿着这一航线“航行”。组织这样的活动不容易,越出过往的航线有困难。我们所要非议的是形成这一“行规”的社会基础和行业风气,而当这一基础根深蒂固、这一风气风猛气强、不用强烈举动不足以构成震动时,表面上的不太理智就反而是一种深刻的理智了。何况田震只是当众说了几句真话,只是将话筒“摔”在桌子上(而不是舞台上),并没有在万人现场大吵大闹。
田震的意义在于“震”:通过她的举动震动评奖的不正之风,震醒人们的正义感,从而让今后的流行榜乃至其它评奖变得更“正”一些。(何龙)
以一曲《执着》红遍中国的歌手田震,昨日曝患血液病多年,目前已度过危险期,正在积极接受治疗。据知,田震已加入中国明星羽毛球队,将渐渐隐退歌坛。 受血液病困扰 明星羽毛球队秘书长强一,日前在《大病愈后——田震向往的两种生活》博文中披露,“在一场大病后,著名歌手田震向往两种生活,一是羽毛球运动的激烈,二是返璞归真的自然……近两年田震大病了一场,好在有惊无险,已经度过危险期,经过一年多的中药治疗,田震终于恢复了‘元气’。” 强一透露,一年多前,医生检查时发现,田震的血小板比较少,而通过中医一系列科学治疗,加上经常打羽球,现在田震的血小板数量已经恢复正常。 有医界人士分析,按照发病的时间来初步判断,田震患的应该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病发病年龄一般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患者可能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 田震亲戚及男友张卫宁均证实患病消息。他们称,两年前,父亲的突然去世让田震悲痛欲绝。田震在悲痛中不能自拔,身体状况受到影响,并慢慢淡出歌坛。 自责愧对父亲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田震的父亲名叫田振华,是一位老革命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田震兄妹四人,大哥已年近六旬,名叫田野,二哥名叫田溪,三哥名叫田粟。田震小时候时被送到乡下姑姑家生活,直到九岁才回到北京城,几个子女中,就属田震与父亲的关系最好。 2001年,田父因肺癌去世,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医院度过,那一阶段田震特别忙,虽然天天到医院来陪伴父亲,但父亲临终前田震正在外地演出,没能送终,也许正是这样才让田震一直以来觉得愧欠父亲,加重了病情。
关于“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千桃]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zlan/202509-79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千桃”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田震4·29摔话筒事件的田震回应》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