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丽王朝
9世纪以后,新罗王朝日益腐朽,再加上贵族叛乱和农民起义,国家统治机构趋向衰落,地方封建集团乘机扩张势力范围。公元900年,土豪家庭出身的裨将甄萱在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割地自立,建立后百济国。 904年新罗王室庶子弓裔在铁圆(今江原道铁原)自称为王,建立了泰封国。衰落的新罗、后百济和泰封三国鼎立时期,成为韩国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国”。918年,泰封被高丽所代替,935年新罗王朝最后一代国王敬顺王自愿归顺高丽,936年后百济被高丽征服。从此,朝鲜半岛又兴起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高丽王朝。
高丽王朝始祖太祖王建原是松岳郡(现在的开城)的豪族,895年被弓裔任命为“太守”。 918年,王建在同僚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自称为“弥勒菩萨化身”、生活极为奢侈的弓裔的统治,以松岳为京都,建立起高丽王朝。
王建建国以后,实行奖励农业的政策,限制残酷剥削的高利贷,建立起国家赈恤制度,这有利于人民经过长期战乱后的休养生息。王建还把1000多名奴婢恢复为“良民”,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权力的基础。956年,高丽王朝又公布《奴婢按检法》,使许多变成“奴婢”的农民恢复本来的“良民”身份。高丽王朝由于采取正确的政策,国家秩序逐渐走上正道,人民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因而巩固了新的政权。
高丽王朝以平壤作为开拓西北领土的根据地和军事、政治中心,将现在的黄海南北道一带人民迁到平壤,定平壤为“大都护府”、“西京”。到930年,高丽王朝修建了通德镇(今平安南道平原郡)、兴德镇(今殷山)、永清镇(今永柔)、朝阳镇(今价川)、安北府(今安州)等城塞,西北方领土扩张到现在的清川江一带。此后,又修筑了安朔镇(今平安北道云山郡)、朔宁镇(今泰川)、清塞镇(今熙川)、平虏镇(今宁边)、兴化镇(今义州)等城镇,1007年的疆域已扩展到鸭绿江一带。
高丽王朝同建于960年的我国北宋王朝有着密切的友好关系。高丽与北宋通过两国使臣、留学生、僧侣、商人等人士往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丽王朝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大部仿效我国的唐朝和宋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在官制方面,高丽初期中央机构设三省(内议、广评、内奉)、六尚书(选官、兵官、民官、刑官、礼官、工官)、九寺等,后期设三省(内史门下省、尚书都省、三司省)、六部(吏、兵、户、刑、礼、工部)、中枢院、御史台、国子监、大理寺、艺文馆等。中央机关的长官由国王任命文官担任,称为“文班”。全国有常备军15万人左右,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部分:中央军由二军六卫组成,约5万人,由大将军、上将军指挥;地方军队由各道节度使统辖。武职官员称为“武班”,与“文班”合称“两班”。在地方机构设置方面,983年全国分为杨州、海州、庆州、广州、忠州、清州、公州、全州、尚州、晋州、升州、黄州等十二牧,下设州、府、郡、县、驿、馆等;995年又把全国改为关内、中原、河南、江南、岭南、岭东、山海、海阳、朔方、浿西等十个道、道下面设128个州、449个县和7个镇。在土地制方面,高丽在976年实行的田柴科制度,大体同唐朝的班田制相仿。但唐制维持土地国有原则,高丽却承认私田,将文武官员和士兵分为若干品级,按品授田。
高丽王朝崇尚佛教,把它定为“国教”,加以提倡。王建就信奉佛教,广建寺塔,建国那年起就扶植崇拜菩萨的“燃灯会”和祭祀山神、水神%B
关于“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夜梅]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ylzx/202509-40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夜梅”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高丽王朝...
文章不错《古人高丽王李海龙资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