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年号武德。
2、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位23年,年号贞观。
3、唐高宗李治(628-683),前六年号永徽,后更改为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号为嗣圣。
5、睿宗李旦(662—716),年号文明。
6、武则天(624-705),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7、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8、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号为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号广德、永泰、大历
10、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1、唐顺宗名李诵(761-806),年号永贞。
12、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号元和。
13、唐穆宗李恒(821—824),年号长庆。
14、唐敬宗李湛(809-826),年号宝历。
15、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号大和、开成。
16、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号会昌。
17、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号大中。
18、唐懿宗李漼(860-874),年号咸通。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0、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21、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
扩展资料
1、唐隆(710六月—七月)
唐殇帝李重茂年号,不足一月。唐隆政变后睿宗李旦即位,废唐隆年号改元景云。
2、建贞(886十月—十二月)
襄王李煴年号。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李克用进逼长安,僖宗奔兴元(今陕西汉中)。襄王李煴为邠宁节度使朱玫所俘,拥立为监国。十月,朱玫又立之为皇帝,置百官,改年号为建贞。
3、天复
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号称天复七年。
4、天祐
朱温灭唐后,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钱镠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其中南吴用至天祐十六年(919年),李茂贞用至天祐二十年(923年)。
参考资料:
武则天是明君还是昏君呢
武则天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更是在中国最顶端政治舞台活跃近半个世纪,从辅政皇后到摄政皇后,再到执政太后和女皇帝,是有杰出历史贡献的一代政治家。
武则天封皇后之后,便以其出众才干,被唐高宗李治确定为首席政治助手;其后更开启天皇天后、二圣临朝体制,从此成为史上权势最大、政治地位最显赫的皇后。
在那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武皇后都是大唐帝国的实际首相,并在唐高宗重病不能视政期间为帝国摄政。也正是在她的辅政期内,夫妻二人共同秉政、默契配合,打击关陇门阀,强化君主集权。大唐国势鼎盛,唐军北征西讨,灭高句丽、百济、西突厥,拓地远及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建立了华夏王朝数千年史上的最大版图。
(一)严厉打击门阀,解放奴婢部曲。。关陇门阀从宇文泰建立西魏起,持续百年执掌帝国中枢,如此根深蒂固的军政集团竟被她一举摧毁;同时也大量解放了劳动力,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三省六部制。通过以低品官员分宰相之势,相权因此大为削弱,皇权则极大加强。此举顺应了君主集权必然逐渐强化的历史大势,科举官僚兴起更加速了此进程。因此这一制度也为此后二百年的唐朝诸帝所沿袭。
(三)设置十道分巡制,加强中枢集权。时人谓之「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同时这些巡按使在巡视过程中,还负有荐举本道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全国各道被荐举的人才入京时,武则天亲自接见,让他们一律试作某官,称为试官,为科举制的有效补充
(四)设置匦检制度,广泛听取民意。武则天下令,任何人都可以借此直接向君主上书,言朝政得失,言自身冤抑,献军机秘计,自荐求仕进。特别是东面“延恩”一口,允许举国官民百姓,都可以直接向她举荐自己的才干,以此请求升官或仕官。
(五)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武则天创立殿试,首开武举,推重进士科,大量增加科举入仕名额,帝国朝堂从唐初的功臣门阀为主,变迁为科举官僚可与之分庭抗礼,进而逐渐占绝对主流。武则天同时身体力行倡导诗赋文采,以此作为科举取士标准,因此帝国政坛文风大盛,奠定大唐盛世华章之基。
(六)不拘一格举拔人才。在高宗时期,武则天便召集寒门人才编撰千卷书籍,密令参决政事,分割相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称制登基后,她更大力重用寒门士子,以此收揽举国民心,获得广泛支持。武周时期不止任用了李昭德、娄师德、魏元忠、狄仁杰等名相执政,更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储备了姚崇、宋璟、张说等杰出贤相。
(七)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武则天亲自编撰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在各地大力兴修水利,令经济长足发展。在她作为辅政皇后、摄政太后和皇帝的半个世纪,帝国边疆与四夷战争不断,而人口户数增长近一倍。(永徽三年:三百八十五万户,神龙元年:六百一十五万户)
对大唐帝国绝大多数子民而言,除了数月即被平定的徐敬业扬州之乱、一年即平息的契丹入寇河北外,他们在武则天治下,几乎经历了整整一生的太平盛世。其文治之功,无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誉。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变革和创举,整个帝国中枢皆得益良多,因此李唐复辟后非但不曾人亡政息,相反为唐朝历代皇帝沿袭,一直被继承了下去。
当然,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朝代更迭、以周代唐的理想,武则天亦确有许多恶政,历史上对他的种种抨击,绝非纯系封建史家的偏见和污蔑。
在唐周鼎革期,武则天任用酷吏,放纵告密,打击异己,杀害贬斥许多能臣,如刘祎之原系她元从班底,却终因反对她称制被杀。因而导致了官场风气败坏,小人幸进当道。她晚年虽起用狄仁杰等贤相,诛除诸酷吏,然又有男宠二张兄弟用事,终招朝野众怒。
武则天为消除威胁,贬斥杀害黑齿常之、程务挺、王方翼等多名良将,导致外战败绩连连,后突厥复国漠北;吐蕃几次大会战屡败唐(周)军,一度占领安西四镇;契丹亦一度祸乱营州。
对初唐均田制和府兵制的衰落,武则天应对乏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逃户遍地,对此,她只得允许逃户落户新居,缓解危机。
因为漠北丢失,西域也一度失陷,再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政荒废,帝国马匹存量从高宗朝的76万匹锐减到20万匹(其后玄宗朝最盛时也仅恢复到40万匹),这亦是外战武功不振的一大缘由。
帝国军队战力也因此大受影响,再不复李世民、李治时期各种以少胜多神话战绩、一战破国直若等闲的赫赫武功。
武周时期开始的恶钱通行之弊,更一直延续到唐玄宗年间,甚至导致名相宋璟因此下台。
在武则天晚年,她生活奢靡,广建宫室,大兴土木,又将大量钱财用于佛事,国家府库为之枯竭。而且上行下效,其后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等参政女性在这些方面也深受她影响,却全无她的文治能力和政治才干,“女祸”成为帝国体制必须消除的大患和政治清明的障碍,却不仅是传统官员的男性偏见。
武则天作为皇帝时的政绩,之所以会显得不及她作为执政皇后时,更多并非是她本身能力见识不及她丈夫唐高宗,而是她企图称帝易鼎,一切举措以此为出发点,作为权谋家的私心代替了作为政治家的公心,因此导致了种种恶政。
而且,武则天在鼎革失败,武周政权注定一代而终,不得不屈服现实后,沉溺于奢靡生活和个人享乐的缘故。最终落得八旬老妇众叛亲离,孤老于上阳宫的结局。
如何评价武则天,一代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从一而终。男人可以当官,可以当皇帝,女人就不行。而武则天,偏偏就干了这件事,当上了唯一一位女皇帝。试想一下,在一个完全是男人主导的社会里,一个女人要当皇帝,会有多难!没有点手段,还真不行!
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才华。李世民听说后,把她招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当个摆设。在跟随李世民的十二年间,偶尔被宠幸一两次,所以一直未生育。李世民晚年,武则天看大势已定,未来的皇帝就是李治了,慢慢地勾搭上了。
李治与武则天
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仍与李治藕断丝连)。公元650年,李治祭奠李世民的周年,入感业寺进香,再遇武则天(说是进香,恐怕是来找武则天约会)。从此,李治就坠入了武则天的彀中。公元651年,李治服丧期满,把已经怀孕的武则天接入宫中。不久,产下一子~李弘。
在以后的时间里,武则天通过各种手段,相继打败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成为李治的新宠,把李治迷得神魂颠倒,非要立她为皇后(同时,可以摆脱控制,独掌大权)。这下就遇到麻烦了!要知道,唐朝宰相的权利是很大的。像废立皇后这样的大事,必须要宰相同意才可以。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贵族,怎么可能同意李世民的小老婆,当李治的大老婆!
长孙无忌的反抗
那怎么办呢?武则天通过扶持像李义府、许敬宗等这样的奸臣,来剪除自己的绊脚石(这是后世指责武则天的一个原因之一)。武则天如愿当上了皇后,又开始谋求治国经验,与李治一同上朝听政,积累治国经验。公元683年,李治驾崩。随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控制朝廷。这引起了李唐宗室以及铁杆粉丝的强烈反对,起兵反抗武则天。
武则天借机大肆屠杀李唐宗室,任用酷吏制造冤案,清理了大批忠于李唐的大臣(后世诟病的又一个原因)。这些障碍全部清理完以后,武则天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她重视人才选拔,任用贤臣,打击贵族,提拔寒族。刷新吏治,鼓励农桑,着实做出了功绩。
女皇武则天
对此,唐朝政府也看在眼里,没有多说什么,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到了宋朝,对武则天的评价,多为指责、谴责,以司马光为首席代表。宋朝以后,也是如此。有人说她是毒妇,有人说她是*妇(养男宠),有人说她是昏君,各种评价都有。不知,大家怎么评价?
关于“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伊人飘雪]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changshi/202509-733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伊人飘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以及姓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