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HR 必备宝速查宝典: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
HR 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如入职率、离职率、加班费计算等。虽然日常工作中,单个数据的计算并不麻烦,但几十上百个累计在一起,确实很容易混淆,甚至计算失误。不过三茅人力资源网急HR 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100个人力资源计算公式,HR 可以添加至收藏夹随时使用,也可以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边随时查询。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五、HR 常用基础公式汇总
1. 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 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 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5. 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6. 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7.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8. 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9. 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10. 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11. 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2.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 当月有效工作天x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六、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七、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7、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九、社保计算方式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 4、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5、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1、离职率公式: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2、新进率公式: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3、HR常用公式: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扩展资料
1、综合离职率计算公式:
综合离职率=[当期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2、新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
新员工离职率=[当期新员工离职总人数/(期初新员工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3、老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
老员工离职率=[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初老员工人数+当期新进老员工总人数)]×100%=[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末老员工人数+老员工离职人数)]×100%
4、通过计算综合离职率、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并将三组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新老员工离职原因的差异化,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完善。
新员工的离职主要因素:薪资达不到预期、与新领导相处不和、自我实现与预期不符合,企业文化无法适应等等,新员工离职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因素外,大多是招聘的原因,因为招聘的时候,企业并没有看准人,所以使得新员工的预期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导致新员工离职。
老员工离职原因,就企业方面而言,通常有如下几种因素:没有晋升机会、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学习不到新的知识、与领导不和难以忍受或领导变动、薪资待遇增长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增长、企业单方面主动提出解除合同。
百度百科--离职率
关于“[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兮]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changshi/202509-708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梦兮”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文章不错《[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管工常用计算公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