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原标题:一雪靖康之耻:岳飞没做到的,孟珙做到了
一雪靖康之耻:岳飞没做到的,孟珙做到了
武仙军的覆灭,也使围攻蔡州的蒙古军少了一个大负担。但是金国仅存的战斗力依然旺盛。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被金军击败于城下,士气低落。塔察儿就一面远远地修筑堡垒以防金军突围,一面派出使者王檝向宋廷发出联合灭金的邀请,同时还希望宋军能支援一些粮食,因为蒙古军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
早在成吉思汗时,蒙古就希望和南宋结盟,共同攻打金国。但宋朝人都记得“海上之盟”的教训,双方虽有使者来往,却并没有形成实质上的盟约,更谈不上出兵。不过形势逼人,金国被灭已经是迟早之事。十月,宋廷在权臣史弥远的决策下,决定联蒙灭金,命令京湖制置司出兵。于是派江海、江万载叔侄带孟珙领兵二万、运粮三十万石,踏上了灭金的征程。
金国集结了两万骑兵前来阻击,意图阻止宋蒙联军的形成。孟珙鼓噪前进,一举击溃前来阻击的金军,追杀到高黄坡,斩首一千二百级。
十一月初五,宋军进驻蔡州(今河南汝南)城南,孟珙入蒙古军营与塔察儿相会。蒙古人是崇拜武力的民族,因而塔察儿对孟珙消灭武仙大加赞扬,拉着他一起打猎、喝酒,最后两人干脆结拜为兄弟。
双方开始合作。一天,金军忽开东门出战.想杀出重围。孟珙断其归路,擒拿偏裨将校八十余人,其余多淹死在汝河里。孟珙断定蔡州城内已经断粮,诫嘱宋军:“当尽死守住阵地,严防金军突围。”他还与塔察儿画地为守,以防交战时宋蒙两军误伤。
十二月初六,宋军经过殊死战斗,进逼蔡州城南边外围立栅。初七,孟珙命诸将夺取制高点柴潭楼,经过反复争夺,宋军攻拔该楼,俘敌五百余人。蔡州倚仗柴潭水为固,城上楼架设有巨型弩炮,宋军将士不敢近前。孟珙身先士卒开挖柴潭堤,放潭水入汝河,用薪柴填平潭池,宋军顺利过潭攻城。与此同时,蒙古军也决开蔡州城西的练江,逼近城下。柴潭和练江是蔡州城墙外的天然屏障,守城金军为夺回天险,驱赶城中老弱孩童,将其投入大锅熬成热油,以此为“人油武器”,往城下浇烫宋蒙士兵。孟珙以人道主义出发,派出道士劝阻了这种行为。入夜,金将率五百死士出南门拼命,宋军进攻受阻。听说友军有难,塔察儿令汉军万户张柔率敢死队二十余人逾沟突城,被城中金军用钩连枪抓去二人。张柔也被钩住。孟珙见状,立即率前锋冲出,飞剑斩断钩子,救得张柔一命。
时间进入到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宋军在蔡州城外欢度新年,城内的金国人却已经撑到了极限。正月初五,史书记载“黑气压城上,日无光”。初九,宋蒙联军发起攻城,遭到顽强抵抗。蒙古军在西城的外城凿了五个大洞,军队蜂拥进入内外城墙之间的开阔地,直到晚上竟没有进展,只好撤出城外。在南门的宋军战斗多时,也没能登城。
初九夜,金哀宗见大势已去,召集百官,表示要禅位于城东门守将、元帅完颜承麟。人类历史上一次凄惨的禅位仪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举行了。
正月初十清晨,与禅位在城内举行的同时,城外的宋军统帅江海向宋军下达了总攻令。部将马义架云梯率先登城,万余人踊跃而上,南门楼上竖起了大宋旗帜,宋军率先杀入了蔡州城。登城的宋军杀到西门,打开门后放入蒙古军队。城里展开了激励的巷战,这是宋、蒙、金唯一一次三国大交锋,熊熊大火燃烧着宫殿和街道,三方都在为各自民族的使命而战。
随即金哀宗自缢而死,大将完颜仲德率领众军投河自尽。而接受了禅位的完颜承麟在最后时刻举行典礼,给金哀宗上谥号,接着就被涌入的宋蒙联军杀死。城中的战火熄灭后,金国的降臣带着孟珙找到了金哀宗的尸体,尸体已经焦黑无法辨认。孟珙把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并分了金国皇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金国彻底灭亡。
孟珙立下不世之功,一雪靖康耻、臣子恨,完成了岳飞等前辈的夙愿,给百年来受尽战争苦难的百姓英烈复了仇。回到襄阳,擢为武功郎、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建康府都统制。孟珙虽然武功郎官品较低,但是职事官的侍卫马军行司属于中央禁军三衙之一,体现了宋廷对他功劳的认可。
金国灭亡后,刚刚亲政的宋理宗派太常寺簿朱杨祖前往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祭扫北宋诸帝陵寝。不料,谍报显示蒙古大军在孟津、潼关一带开始屯军。使者想从淮东出发,此时踌躇不前。孟珙认为,淮东的南宋军队,由淮、泗沿着直路到汴(今河南开封),路途时间较长,不如选精锐骑兵疾驰,不到十日便可完事,于是,他和几位使者昼夜兼行,到达洛阳,干净利落地完成祭拜后安全回到襄阳。
(本篇完)
冷知识:古代久不归家的边疆战士的苦衷怎么解决?
被蒙古灭国的金国,它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难以同情。就笔者钟情宋史的这种个人情绪而言,金国侵略北宋,以强欺弱的行为为人唾弃。回首往事,北宋由上而下受到的羞辱和屠杀,始终难以释怀。蒙灭金前107年的这场靖康之变中,金人除了软禁前来议和的宋钦宗之外,还抓了宋徽宗及大量皇族、妃嫔与大臣重卿等共三千余人,另有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上金国严寒之地,东京城被洗劫一空。?
金人罪行罄竹难书。当时,完颜宗翰要强行脱去钦宗龙袍,三十五岁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忠心护主,被完颜割裂咽喉而亡,皇帝都成阶下之囚,那后宫嫔妃以及公主的下场就更惨了。两三千人之多的嫔妃公主被强行脱去上衣,行?牵羊礼?(脖子上套着绳子被当羊一样奚落),在古代,女子的贞操等同于自己的命,甚至更重要。朱皇后就是不堪其辱,在牵羊礼后投水自尽,北宋皇室的尊严在此之后荡然无存。
从我们情感上来说,是没有比靖康之耻辱更残忍的了。然而,题主问蒙古灭金后是如何对待女眷俘虏,其实在这个问答下,答主城楼书生视频里说的很清楚,我在这里就不重复说了,无非就是各种手段凌辱。然而,许多朋友不禁想问,蒙古对待金国的女眷俘虏为何手段更加残忍?侮辱女眷的行为除了满足自己的兽性之外,更是蒙古对金国男人的惩罚,因为他们对金国除了私愤,还有世仇。
一、蒙金世仇,不共戴天
蒙金世仇由来已久,我们就从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被金人所杀说起。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一部,我们暂且称它为蒙古本部吧,它在金朝建立之前,也算是一支较强的力量,但论实力,远远比不上正准备要侵略辽和北宋的金国。蒙古草原的另一部落塔塔尔部与金朝北疆毗邻,是金朝分化蒙古草原各部落的炮灰,它与蒙古本部、及金朝的微妙关系,是蒙灭金的主要诱因。
蒙古本部与塔塔尔部之间的冲突,最初也只是互相劫掠。矛盾的激化,是塔塔尔部把蒙古本部首领俺巴孩抓送金朝,金朝借机杀死俺巴孩导致的。此后,从俺巴孩的继承人忽图刺罕开始,双方的血亲复仇战争一代代传了下来。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就诞生在他父亲同塔塔尔人作战的岁月里。
在铁木真九岁时,父亲也速该为了替他找一位媳妇,带着铁木真到朋友家,铁木真看上了主人家的女儿孛儿帖,也速该便把铁木真留于他们家,自己回家。但在回家的途中,遇上了仇人塔塔尔族,他们正在开宴会,不怀好意的塔塔尔族邀请也速该参加宴会,并在他的食物里下毒,将也速该毒死。两部矛盾更加激化。
或许是出于生存,处处讨好金国的塔塔尔,害死了成吉思汗的先祖和父亲,使得蒙古本部与金朝的矛盾更为突出。灭绝塔塔尔,攻占金朝,始终是蒙古本部政治活动的主要部分。
二、灭金备战之久,其决心之大
铁木真作为蒙古部落的领袖,对于金朝杀害俺巴孩汗等蒙古首领以及掠夺、压榨族人的血仇一直没有淡忘,只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金朝实行武力报复,然而,历经千辛万苦、万般劫难之后,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统一了蒙古,尊号?成吉思汗?,开始着手收拾金国。
从1205年到1209年,成吉思汗做了五年的战争准备。从战略上,分别于1205年、1207年、1209年,三次出兵西夏,逼迫它臣服,?先剪掉金朝的一只羽翼,同时也除掉了攻金的牵制力量。
1211年,感觉时机成熟的成吉思汗,亲自率军从今天的克鲁伦河南下,并派先锋率轻骑进入金朝西北境内侦察军情。四月份,得知消息的金帝完颜永济派遣使节求和,被成吉思汗拒绝,转而迎战。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以10万军队对抗金朝举全国之力的45万主力,并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大决战中,以蒙古大将木华黎率敢死士冲杀在前,成吉思汗率主力跟进在后的战术,大败金军。
此后的24年间的蒙金战争中,金国陷入了漫长噩梦之中,先是首都从中都迁到南京,金中都主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副帅逃跑,越来越多的将领投降,后为了自保,放弃攻宋,联合西夏抗蒙;到了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在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继位的1229年,蒙古大举侵入金朝,蒙在南宋的帮助下,灭金才进入实质性阶段。1934年,金亡。
战争是残酷的,是统治者达到某种欲望的手段,可底层人们是战争牺牲品,不管输或赢。然后,对失败一方的遭遇,往往活着比死难受。金亡指挥,蒙军将所有俘虏的女眷抓入大营,将其视为玩物,结局或被当成奴隶,或被饿死,或有点姿色的就分配各个级别的将士,少则打骂,多则凌辱。
蒙灭金对金的女眷,靖康之耻中金对宋的女眷,都是采用非人手段,真是往事不堪回首,两者对比又有何意义呢。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 历史 中王朝更迭、江山易主的一个总结,最早出于:《资治通鉴·唐纪》。
唐太宗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唐太宗又感叹道:“·······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国家的兴旺除了执政者制定适合的国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防守”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历代帝王都格外注重“守”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战争大都是从最薄弱的边疆入侵,然古代交通以及信息传递远远不及如今,大规模的战争一旦发生,无法立即支援反应,由此,“边疆镇守”和“戍边战士”就出现了。
即使放到如今,镇守边疆的士兵依旧要承受着很多苦楚,一来是:边疆本来就是人烟稀少,最重要的是边疆的气候是不宜人们大规模生存居住。
二来是,古代青年男女婚配年龄基本都很早,一旦被“征召”至镇守边疆的军队中,基本都是要和亲人相分离的,比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中就是因为丈夫被抓壮丁去垒长城的背景下描述的。
最后是,朝廷派兵镇守边关,有很多战士从青年熬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没有机会回家。发生有的是永远留在了战场上,有的则是老死边营中,路程遥远,然家书难抵!
镇守戍边的战士所以几乎人少人愿意去偏远地区,但皇意难违、圣旨难抗。
对于有家室的战士来说,镇守边疆常年不能与自己的妻儿团聚,不仅仅承受着镇守边关严酷气候对士兵身体的折磨和考验;还有对家中妻儿和亲人的思念;最重要的是面对多年的生理需求无法解决,容易离散军心,对于尚未婚配年轻力壮的青年更是如此。
边疆的安稳和每一个士兵都息息相关,所以面对戍边战士的这种苦楚,统治者出了三个方面的相关制度来满足辛苦的边疆战士。
1.允许妻妾从军
上面说了,镇守边疆的很多戍边战士不不能轻易回家的,对于这些常年离家且有婚配的士兵,朝廷会放宽政策允许部分士兵的妻妾带至身边生活,但是这只是针对一些士兵的将领和部分的中上层战士。
但是这其实在交通以及生活水平不发达的封建 社会 来说,已经是解决了一部分的戍边战士的问题了,允许妻妾从军既可以继续完成驻守边关的工作,又可以享受家的温暖,也体现了政策人性化的一点。
凡是政策一定是有两面性的,把牵挂带在身边,军队一方面有了人情味和惜命感,但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军队士兵的涣散,
这是宋朝开始开放的政策,但因当时宋朝国力薄弱,这样的政策使得军队士兵更加涣散,所以事实证明妻妾从军的这个办法,并不是最佳的方案。
2.为士兵广招军妓。
每个人都知道,生理需求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最难以启齿的话题,这么长的军旅生涯中,士兵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呢?越王勾践想出了一个办法,竟然流传了千年之久。那就是“营妓制”即将寡妇充当军妓,以供士兵解决生理需求,而这个方法被后世历代皇帝使用千年。
起初只是广招军妓只是针对寡妇以及有意愿的女子,但是寡妇的数量以及愿意充当军妓的女子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女子为妓”本来就是一件没有尊严的事情,于是乎军妓渐渐也变成了强制性的行为,如若朝廷中那个官员犯了重大错误,他自身面对的就是被杀头,而家中的女眷就会被发配边疆做军妓。
3.赏赐战俘。
战争是残酷的,是统治者达到某种欲望的手段,可底层人们是战争牺牲品,不管输或赢。失败一方的遭遇,往往活着比死难受。
比如,1211年成吉思汗灭金,蒙军将所有俘虏的女眷抓入大营,结局或被当成奴隶,或充为军妓,或有点姿色的就分配各个级别的将士,大部分的女眷会被底层士兵一分而尽,承受着非人的折磨。蒙灭金对金的女眷,靖康之耻中金对宋的女眷,都是采用非人手段,往事不堪回首。
仅在战争中说,如果俘获了敌方的女眷,并将她们赏赐给士兵,这不仅是抚慰了士兵的需求,更是能涨胜方士气,但是士兵本来积压的欲望,甚至是对敌方阵营的痛恨,以至于战俘女子处境更加非人。 有些宁死不从选择死亡、有些变精神失常最后自杀,所以还是不得不承认赏赐战俘是这三种方式中最残忍的。
除了第一种,剩余两种都可以瞥见封建时期女性地位的低下,没有战胜的庇护下只能沦落到成为男性发泄的工具。庆幸生活在男女平等的 社会 ,在看到古代的行为,只能越千年感叹上一句“世道不公”···
关于“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梧桐十一]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changshi/202509-259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梧桐十一”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靖康之耻中,金人挟走的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