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1022年3月23日即位,在位四十二年,宋仁宗虽然不能与秦皇汉武相比,谈不上伟大,但是其在位期间实行仁政,使百姓在这一时期过上了太平日子,开创了“仁宗盛治”。
先看看,宋仁宗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宋仁宗去世,举国哀痛。
“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京师汴梁的百姓都十分悲痛,哭声数天不绝。当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市民们主动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焚烧纸钱来吊祭宋仁宗,以至于洛阳城上空天日无光,也就是阴霾笼罩。而在偏远山区的百姓都自相哀悼仁宗皇帝。在辽国境内的汉人都纷纷哀悼仁宗(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就连消息传到辽国后,辽道宗耶律洪基紧紧的攥住宋朝的手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虽然这里怎么感觉辽道宗有点怕辽宋两国重新开战,但是辽道宗哭悼宋仁宗,可以知道辽道宗是对宋仁宗促进辽宋两国的和平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以至于辽道宗为宋仁宗立了衣冠冢,并每年祭祀。
这就是宋仁宗去世的时候,当时所发生的事。
接下来解释一下宋仁宗为什么谥号是“仁宗”。其实宋仁宗谥号的全称是: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其实他这个谥号核心就是一个“仁”字。那我们来看看他做了那些事被称为仁。
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对待自己的仇人仁慈
宋仁宗可能刚刚一说,可能对其没什么印象。但是说起一个故事就会恍然大悟。宋仁宗就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他就是这个太子。小说大致情节就是宋真宗有两位妃子刘妃和李妃,这二人同时怀孕,刘妃生下来的孩子夭折,于是刘妃用狸猫将李妃的儿子换过来,李妃因为生了“妖孽”被真宗打入冷宫。后来包拯断案,让仁宗与失明的李妃母子相认,而刘太后畏罪自杀。
其实这在历史上还真的有这一情节,只不过没小说那么跌宕起伏。真实历史是,李妃原是刘妃寝宫的侍女,被宋真宗宠幸后怀孕,但是李妃诞下一男婴后,便被宋真宗默许交给刘妃和杨淑妃抚养,乾兴元年,这男婴即位(宋仁宗),奉刘妃为皇太后,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此时的仁宗完全没有权利,而他还不知道自己是李妃所生。
(刘太后垂帘听政)
宋真宗去世后,刘妃让李妃前去为真宗守陵,隔绝这对母子,而宫中又畏惧刘太后权势,没人敢言语情况。就这样李妃在1032年去世,此时的仁宗二十二岁,没有掌权,并不知道李妃是自己的生母,只是知道死了一个宫人。刘太后虽然在宫外为其发丧,没有告诉仁宗实情,还是将李妃厚葬。等到1033年,刘太后去世后,仁宗才被人告知自己是李妃所生,而且还被告知李妃是死于非命的。
当即就带领卫兵感到李妃灵柩所在地洪福院,并派兵包围刘太后的住宅。但是看见生母李妃衣着华丽,知道生母是厚葬的。李妃生前由于遭受刘太后的打压,与一些宫人杂居,境况悲惨,出于愧疚,仁宗以最高规格为李妃发丧。对于垂帘听政十一年之久的刘太后,让自己做了十一年的傀儡皇帝,而且还对自己的生母处处打压,但是念刘太后生前将李妃进位为宸妃,并让李妃的弟弟做了朝廷三品大员。便释然了,建一座奉慈庙,供奉刘、李二位太后,追谥刘太后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浮人语
纵观仁宗一朝,虽无有大作为,但是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相对宽和,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是也表现出其锐意改革。而且对外与辽国、西夏交好,与西夏、辽国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要知道一个国家长年累月的参与战争,终究会拖垮一个国家,就连汉武帝在晚年面对自己穷兵黩武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现象都悔恨不已,就这一点,仁宗的仁政是可以肯定的。
而且包拯、狄青等名臣能在仁宗一朝大显身手,也得益于仁宗的宽和。
宋仁宗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原名赵受益,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妃。 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所生。宋仁宗在位时做到了仁厚孝慈,诚信为民,他称得上千古第一仁君,因此他的庙号为“仁”。“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天下安乐,唯仁治而已。”
宋仁宗虽然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没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他是位守成皇帝,身上没有英雄故事传说。上天没有赐给他创造传奇的时运,他不是英雄,但他创造了一段英雄的历史,作为一个平庸的帝王,他开创了非凡的业绩。
在他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志士仁人,政治家有范仲淹,富弼,韩琦,范纯仁,苏辙等人。在科技领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这三项产生于仁宗时期。开明的文化政策,使得文人辈出,造就了文化盛世。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巅峰之作。北宋重视文化发展,实行文人统治。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大家都成名于仁宗时期。苏轼曾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关于“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平之]投稿,不代表里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qlj.com/baike/202509-11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里驹号的签约作者“平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内容很有帮助